大众新闻网 > 大众评论 > 正文

朱英国院士走了,其科学精神永垂不朽

时间:2017-08-16 12:49:39 来源:中国网

荆楚九伏,悲歌击筑。8月9日凌晨,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英才翘楚首创红莲播四海,国士擎天长留教泽伴人间”,在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中的这样一对挽联,仿佛又见朱老奔波于田间地头,辛苦在栉风沐雨。如今,寿至期颐,回首望去,众人已在稻花香里说丰年。

历史经验表明,科学家是一群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的“先行者”和“少数派”。而纵览星空璀璨的中国科学家之矩阵,他们身上那股精气神,让人肃然起敬——“尽凝铸中华豪情”的院士吕志涛,“霜鬓不坠青云志”的院士陈士橹,“中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的院士申泮文……那些在探索科学真理、追求技术创新中成为大家人物的中国科学家,无不是在数十年的时光淬炼中,积累出从思维方法到工作实践,再到人格修养的科学精神体系。这种语境,在朱英国院士身上,得以层次鲜明的体现。

不因权威而踯躅的科学精神。在杂交水稻的研究领域中,袁隆平院士无疑是“天下何人不识君”的极强烈存在。和科学巨擘同处于一个时代、一个领域,难免要有“越过高山”的爬坡迈坎。此时,很多人会选择做“追随者”,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未来。而朱英国院士没有因为权威矗立而就此踯躅不前,他一直与袁隆平院士保持着“同行者”的姿态。通过对科研重点和所处领域的细分,两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当朱英国院士的“红莲型”和袁隆平院士的“野败型”共同拿下了国际育种界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之两个席位,已证明这两位中国的科学家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成就是相互比肩。科学就是要不断刷新上限,而勇攀高峰,是科学精神最为简单的圭臬。

走进田间地头的科学精神。科研固然是要在室内完成数据采集和模型推演的,但更多地,需要走进实践中去。朱英国院士生前长期从事杂交水稻和植物遗传研究,他更多时间是“泥腿子”下地,本色演绎了“农田院士”的风采。朱英国院士诠释了科学精神很重要一点,就是实践。它是科学家对科研发展的更高阶段的物化和落实。没有这股精神来加持,只愿意在空调房里去搞那些“数字科研”“苗圃创新”,并不见得能获得什么可持续性发展。朱英国院士所研究的杂交水稻,具有科学成果转化的偌大空间,如果没有田间地头的走动,没有骄阳细雨的洗礼,很难说日后蜚声海内外的“东方魔稻”会何时闪亮登场。虽不至于“艰难险阻,玉汝于成”,但朱英国院士用科学家行动派的昭示,所有人都当以为然。。

坚持低物质化的科学精神。朱英国院士运用科学,解决了很多国人的吃饭问题,真实地改变着这个世界——“金穗铺满天国之路,稻香依然广播人间”。而但朱英国生前的日常,则是寡淡地很:家里家具磨损得厉害、一部手机用多年、剩饭剩菜必打包……没有哪个条例要求科学家是一个低物质欲望者,当然,他们也绝不是“两袖清风”般的口袋空空。但朱英国院士而言,生命不应以年,对于它的厚度应以成功事业来衡量,而非通过物质消费来获得满足。过于浓烈的物质化,很容易扭曲了科学精神的独立存在,更容易消解掉一个科学家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朱英国院士深谙此点,他主动把“做人”和“做事”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也恰恰见证了一个中国科学家的自我修行。

科学精神从来都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朱英国院士所映射出来的科学精神,有着开拓进取的活力,有着实事求是的核心,更有君子如玉的展现。这种映射,无法抓取全部的精神元素,却足以管窥一斑。如今,先生走了,向他致敬,向他的科学精神致敬,恰是最好的缅怀。

编辑:news18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dzshbw@163.com联系电话:0105739447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合作加盟 | 投诉报料 | 人员查询 | 网站首页 | 搜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除外) E-mail:857629325@qq.com 值班电话:133211585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11号 邮编:100045 京ICP备16000773号-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