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网 > 社会 > 正文

杂交稻破纪录团队专家: 无推广价值但重在技术储备

时间:2017-10-16 21:46:56 来源:红星新闻

从第一期突破700公斤开始,袁隆平团队的杂交稻一路突破800、900、1000公斤大关。

10月15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一块试验田上,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造出了平均亩产1149.02公斤的世界新纪录。

此前,曾有水稻从业者告诉红星新闻,高产攻关举数十人之力,对付一亩土地,水肥管理动辄以克计算,“为求高产不计成本,与商业化种植完全是两回事。”

那么,亩产攻关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次的“世界纪录”公众又应如何看待?10月16日,红星新闻对项目主要参与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春芳进行了独家专访。在他看来,“高产攻关,更多地在于一种技术储备。”

谈“世界纪录”:

“种植超过百亩的试验田我们就是第一”

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硅谷农科院,种植着一片超百亩的杂交稻试验田。16号上午11点,尽管测产已经结束,宋春芳仍然工作在田间一线,“有几个田间实验还在做,另外其余田里的收割工作也还在进行。”

昨天(10月15日),就是在这里抽取三个超过一亩的田块,测出来了1149.02公斤的平均亩产。评定报告中写道,总收面积3.126亩,三块地亩产分别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亩产1149.02公斤。

图据央视新闻微博

“这个数字,有些种一亩或者零点几亩的试验田,可能还要超过我们,但种植超过百亩的,我们就是第一。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亩产的测定并不是由农业部组织的。“农业部组织的测产需要很早就写申请,在种植阶段就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宋春芳说。但他同时强调,这次测产也不是他们“自买自夸”。“测产是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河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七位专家评定的,他们才是裁判员,我们只是运动员。”

他说,在测量方法上,他们是用了实测实收的方法,“收割、脱粒后刨去杂质,然后使用仪器测含水量,折算成含水量13.5%的国家标准,最终得出的亩产数据。”

“应该说从权威性上农业部的更被认可一些,但我们这次从科学性、严谨性上,也是完全值得起推敲的。”

谈增产原因:

“管理完善反而产量更高”

过去破亩产记录,湖南、云南、海南这些南方地区的试验田是主力军。更充足的热量条件、日照和降水,被认为是稻米丰收的必要条件。

然而这次,河北邯郸是传统小麦产区,温带季风气候,并没有太多水稻种植传统。而且,本次创产所用的“湘两优900”是一个籼稻品种,其抗涝不抗旱,耐高温不耐冻的特性并不太适宜在北方生长。

对此,宋春芳称,这次亩产破纪录对于推广生产的意义并不大,关键在于利用北方环境中水稻生育期延长,来完成更多的干物质积累。“这个很好理解,南方一年两熟,再怎么忙活也就是180天,而北方一季一熟,只要管理得当,多出来的天数就都能转化成产量。”

在今年破纪录之前,这块土地已在杂交稻种植上尝试了五年。在宋春芳看来,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水肥管理和种植方法,让籼稻在北方也能良好地生长,这也为破纪录创造了条件。

图据央视新闻微博

谈未来:

高产攻关是技术储备 具有前瞻性

宋春芳也认同,高产攻关和商业种植是两回事。“比如说农民种地,都是好好种庄稼,这块地种亩产400公斤可能花一倍的加钱,但想种到500公斤就要花2倍的加钱,农民只种500公斤,但高产攻关的人可能还得想想,哪怕花再多的钱,能不能种到600公斤。”

“没有推广意义并不代表没有意义。”宋春芳回顾了高产攻关的历史,在1996~2000年时,杂交稻的目标是攻关亩产700公斤,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在不少普通农田里变为了现实。他认为高产攻关有一定的前瞻性,“我们主要是要完成一些技术积累,同时看看水稻的潜力。”

他说,这也是袁隆平本人一直的追求。昨天测产之后,他把结果告诉袁隆平,他说袁隆平有两个反馈,第一是高兴;“至于第二个,你也知道他那个名言喽,高产之后再高产嘛。”

编辑:news18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dzshbw@163.com联系电话:0105739447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合作加盟 | 投诉报料 | 人员查询 | 网站首页 | 搜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除外) E-mail:857629325@qq.com 值班电话:133211585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11号 邮编:100045 京ICP备16000773号-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