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网 > 综合 > 正文

化古创今 传承再造 ——甲骨文书画探索

薛春德

时间:2018-06-28 10:39:35 来源:|1

                                薛春德

学其乐,乐其学,有定力,花结果。

我从2002年62岁时到2017年77岁,以15年的时间,化古创今,传承再造,创作完成《甲骨文字画》系列作品和《甲骨文书法》系列作品,共48幅(含12生肖),以及编著《甲骨文集句五百句》上中下三册,就是在学其乐,乐其学的心境驱动下完成的。作品和《集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审定,颁发著作权证书,列为中国版权保护作品。

幸也!老有所乐成就了老有所为,不忘初心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在学其乐中找到学习书法的突围之路

我从小喜欢书画,20世纪50年代上中学时,参加校美术组,受齐白石弟子、美术老师樊华亭教导。1959年参军至1966年,当放映员、放映组长,画幻灯、写标语、办墙报,与书画结缘。后改作新闻报道、宣传教育、军史研究、文学创作,虽然不忘初心,却因工作关系只能在需要时临池,如1967年参加抗美援越作战,用击落的美军飞机残骸作画就是奉命而为。

退休后,2001年夏,与中央电视台一位朋友应邀参加北京黄埔同学会赴西北考察团,朋友是个书法家,走一路写一路,联系群众,很受欢迎,触景生情,激活初心,与书法续缘,半年后便有斩获,被广东潮州两个景区各收藏一幅,展示至今。2002年夏,采访独臂将军、空军后勤部原政委杨大伦,获知将军学习甲骨文书法数年,造诣很深,拜他为师。这样便形成真、草、隶、篆和甲骨文样样都学,却样样都没有起色。

有重点才有突破,有目标才能升华。我正陷入学习书法的重围而不能突围时,八一书画院于2007年8月1日,在江苏常州美术馆举办《将军·名家书画展》,展览开幕当天,书画院为常州慈善总会举办捐赠笔会。笔会现场,我突发奇想,跟杨将军学习甲骨文书法数年,何不写几幅听听大家反响呢?不料,一开笔竟把受众吸引到案前热眼围观,艺术的交流常常并不需要语言,一个眼神就够了。次日,八一书画院到海军航空兵慰问,我写了一副行书后,书画院院长、军事博物馆原馆长袁伟将军即当众喊“欢迎薛副院长给大家写甲骨文”,这说明,昨天观众的热眼他也看到了。接着在杭州、上海屡试三次,均获热捧。不过,我心清肚明,知道不是自己写的多么笔精墨妙,醒人眼目,撼人心扉,而是人们真、草、隶、篆看多了,视觉疲劳,看到别样的书体感到新鲜新奇而已。

热眼让学其乐闪亮,亦让学其乐走出突围之路。

在乐其学中看到泛美的书画同源之源

我决定重点学习甲骨文,以点带动其它书体的学习。然而,众所周知,学习甲骨文书法,最困难的是缺少工具书。

由于历史的缘故,甲骨文虽然是汉字鼻祖,尘封于地下三千多年,直到1899年才被清•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今国家教育部长)王懿荣发现。后经几代甲骨文学者研究,才从4000多个单字中破译出可释字千余,加上通假字约一千二三百个。要用如此之多的可释字和通假字,组成集联、集句,创作出适合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需求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是件不容易的事。据史料记载,自甲骨文发现到1921年2月,甲骨学奠基人、书法家罗振玉才编成《集殷商文字楹联》,虽然当时没有公开出版,也算有了第一本工具书。之后,罗振玉于1927年集甲骨学者、书法家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的甲骨文联作,编成《集殷墟文字楹帖汇集》影印出版;丁仁于1928年编著《商卜文集联(附诗)》

出版;简经伦于1936年编著成《甲骨集古诗联·上编》出版。此后至今,过去80多年,却再没有类似的工具书出版,尤其没有一本适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精神诉求集成的类似成语、警句、祝福的工具书。工具书成了学习、交流甲骨文书法创作的瓶颈。

打开瓶颈天地宽。从2003年起,我便决定为自己也为国人和书家朋友编撰一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甲骨文集句工具书,且易于检索。为了编撰集句,我先是将书法活动中收集整理的近千条历代、近代名人名家的题词题句,一一与甲骨文可释字对照,精心筛选。再是搬出《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字典》、《俗语字典》等书逐条对照。集句的成功率极低,常常一个成语四个字,对照来对照去,前三个字找到可释字,第四个字因为没有可释字或通假字而前功尽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两年半时间的编辑,10年时间在书画活动中增删,六易其稿,终于筛选编成《甲骨文集句五百句》(简称《集句》)。

《集句》分一字句、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和多字句等6种句式。《集句》内容,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和时代、时尚及网络经典词句,言简意赅。亦有编者积几十年文学修养,生活积淀,人生感悟的几句话,如“正气通神”一并收入。《集句》形式,以现代汉字与甲骨文字一字对一字,一行对一行,用正书小楷书写,一目了然。由于甲骨文是发展中的文字,十之有九,一字有两种以上的构形,为了便于喜欢甲骨文书法的人在甲骨文书法创作时检索、选用,《集句》还收集、整理、编辑了一节“《集句》所用甲骨文可释字字形汇”,按笔画序排。看过《集句》的人都说,只要一册《集句》在手,学习、创作甲骨文书法就有了捷径,少了神秘。

《甲骨文集句五百句》从始编到定稿、成书,历时13个春秋,于2015年7月经国家版权局审定,颁发著作权证书,列为中国版权保护作品。

上天总是眷爱乐于下苦功夫和笨功夫的人。编撰《集句》时,《集句》中的甲骨文写来写去,竟不经意地发现甲骨文构形具象、意象、抽象之美,尤其是象形字、形意字,字字都是大写意的中国画。惊喜,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看到了书画同源之源。因为书画同源的源在哪里,为何种文字,文字学家没有明示,我跟着人云亦云了几十年才看到。

对于书画同源,在没有发现甲骨文之前,中国朝朝代代的文字学家、书画家,依据金文、大篆等古文字构形的研究,就多有书画同源之论。汉·许慎在《说文·叙》中说:“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出,书即画也。”清·胡小石在《书艺略论》中说:“唯自广义言,则古则书画同源,以一画面记一事,此实为最早之记录方式,亦即最早之原始文字也。”当代书法家邓散木在《篆刻学》中说:“书契始于图像。”这些论述,无不说明中华造字艺术始于绘画,只是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小篆定形,文字构形才走向线条化、符号化,并随着“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清·朱履贞《书学捷要》)。然而,他们因为没有看到过甲骨文,便没有明示书画同源的源在哪里,是哪种文字。不过,也有不赞同书画同源论者,我想只要多看看、写写甲骨文便会改变看法。

在学其乐中发现美在乐其学中探索美发现美才能创造美,在学其乐中发现书画同源范本的美,古老的中华造字艺术之法力便一下子开启我奇思妙想、化古创今的智慧,生化出在乐其学中,不失甲骨文构形特质,形变,以字入画或以画入字,探索甲骨文书画创作,展示书画同源之美,使中华造字艺术——画成其物,古树开新花结新果,焕发新的生命力。

我的甲骨文书画创作,突出画意的作品定名为《甲骨文字画》,是取自生于1911年,祖籍山西,迁徙河南沁阳,定居台湾的甲骨学者、书法家吕佛庭先生1971年春创作完成并标明“文字画”的两幅作品,一幅为《雨细鱼儿出,风轻燕子斜》,一幅为《月下一尊酒,林中半个僧》。

一切创新都是具有实践性的,托尔斯泰说:“创新是境界的问题,并不只是技术的问题。”反之,有境界没技术,境界亦苍白。如果既有境界又有技术,创新便会光鲜耀人,独领风骚。境界与技术亦在创新实践中升华。

甲骨文作为文字,只能一字一画面,一画面记一事。我的甲骨文书画创作除一字一画外,多为依据现代人的审美心理、精神诉求,由二字、三字、四字集成的书画。

乐于不厌其烦地探索是创新美的动力。我的《甲骨文字画》创作探索由《鱼水之欢》始。《鱼水之欢》由鱼、水、之、欢四字组成。选《鱼水之欢》创作,因为意涵宽泛,涉及忠义、男女、阴阳、和谐、友谊。亦因为鱼字水字象形。第一稿创作完成,挂在墙上,摇头,跟吕佛庭先生的“文字画”作品相似,依模脱墼,固守“套路”,把原本生动活泼,美丽姿灵的鱼字却写画得像“生物标本”似的“死文字”,新瓶装旧酒。后经一段时间对字与画关系的思考,觉得要体现画意,就要在不失甲骨文构形特质的情况下,形变,以字入画。于是在进行第二次创作探索时删去“之欢”两字,因为“鱼”“水”间的关系只要表现得淋漓尽致,“之欢”就在其中。创作时,“鱼”字形变,画为三条,成环形构图,红黑设色,有的跃出水面,有的腾空俯视,有的冲入水中,嘻戏逗趣,尽兴撒欢。“水”字选甲骨文3种构形写(画)于“鱼”下。鱼从水中出,水在鱼下荡,上下呼应,传神入画,和谐愉悦。然后用红、蓝、黄三色点染烘托,天然成趣。第二稿挂在墙上,确实美滋滋了一段时间。一天,忽地想到太极图谱,生出玄学理念,便进行第三稿创作。这一回,按太极图谱,把三条鱼画成两条,成环形旋转状,水字仍按第二稿构图制于鱼下,用红、蓝、黄三色点染烘托,果然出神入画,大放异彩。《甲骨文字画·厚德载物》中的“物”字构形从牛从勿为合文。第一稿创作突出“物”字,形变,以字入画,把合文中的牛和勿画成垦荒牛状,牛头左下方拓一方15公分直径的《厚德载物》印。画印结合,黑红映衬,款文为隶书和楷书。朋友们都极为赞赏。后来我在广西三江县斗牛场看过斗牛,觉得斗牛比垦荒牛更威武有气势,更能体现不屈不挠、争强好胜的奋斗精神,于是进行第二次创作,才成现状。牛头左下方的大印改为17公分直径。《甲骨文字画·鸟巢》中的鸟字先是取“鸟”字多种构形中的一种,不作修饰和形变写画于《巢》窝边。后经一段时间“冷却”,觉得一只鸟不合情理,于是生出第二稿,巢窝边变为三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只鸟均取自“鸟”字的不同构形。

《甲骨文书法》创作,书坛早已绚丽多彩,争奇斗艳。唯有推陈出新,标新立异,以字入画,采以灵动线条、墨的浓淡干湿和章法布局上对

“象”于“形”的充分表达才有所作为,与众不同,出新出彩。“人”字,突出头、颈、背;“女”字由“女”字衍生出的“母”、“乳”、“育”、“如”、“若”等字突出头、颈、背和乳、臀的形体美;“龙”字头昂角扬,身子放纵回旋,摇头摆尾,翻滚扶摇,气吞山河;“马”字奔放,“虎”字凶猛。

古人为长发,清洗和梳理垂于眼前的长发看顺否为《顺》字的构形。

《顺》字书法,代表长发的三长划以淡墨和灵动的线条从纸的顶端飞泻而下,上下冲格。看梳理顺否用眼,构形突出眼睛。眼睛和眼睛下面的人占画幅的四分之三。创作虽然摒弃了“套路”,有新的艺术语言,但代表头发的3长划却长而发愣,不够严谨。于是用画兰花、水草的破解法,将眼睛一部压住3长划顶端一部解之。《海纳百川》的“川”字构形为川地流水,象形。创作突出川字,淡墨、灵动线条,占画幅三分之一,从上到下,冲格。“海纳百”三字浓墨,分两组,中间留白,空可卧牛,密不透风。“百”字“纳”字一上一下,构形相近,如同倒影;《虎虎生威》书法、《马到成功》书法创作,“虎”字“马”字各占画幅半边,“生威”、“到成功”各占另半边,分两组书写。

配诗配联使创造美插上中华传统文化的翅膀。探索中,“形”画多大,“神”韵则显,款文书法字写多大,用何种字体,都是经过一遍一遍地探索才完成的。好在有其乐为动力。甲骨文书画正文意指直白。为引深、拓展、点化正文之画外之意,象外之情,做到书文并重,画文并重,都配以诗联。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然而当下书界、画界却在“文士书画”的关系上让人尴尬,字写得很美,文是古人的;画画的很美,款文是古人的。历史不会收割一切。替古人“捉刀”,为古人“抄书”,演古人意向,当古人傀儡,只会“身谢道衰”,没有进路。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千年不衰,自因其字美、文妙、人奇;齐白石被奉为大师,“人亡业显”,动辄作品上亿,亦因画美、款文妙、人奇。

书画是“形学”,诗联是“人学”。“形学”为“人学”塑体,“人学”为“形学”铸魂。要使作品留传后世,就要向圣贤学习,让书画走出尴尬。为抒发情感,展示意向,追求上乘之作,我的48幅作品(含12生肖)有40幅作品配诗41首,其中《鸟巢》字画为两首,一为《想起北京奥运会馆名》,二为《鸟巢·家庭·孝道》。另外8幅作品,有4幅为楹联,3幅为人生感悟,1幅为典故。诗联内容,一是传达造字知识,如《闻鸡起舞》中突出“舞”字的作品。舞字构形像人两手持马鞭起舞状,诗句为“挥动马鞭纵身跳,拟形造字读舞声”;二是弘扬孝道和善德,如《鸟巢》为“鸟巢高筑树枝杈,兄弟姐妹是一家。羽丰个个闯天下,春晖莫忘孝爸妈”。《顺风顺水》配联为“顺风顺水崇德赢得天恩惠,逆水逆风尚善感化神给力”;三是励志与警示,如《骑射》为“昔日征战威震天,披红建功固边关。止戈之武习骑射,惟愿民众永平安”。《雷人》为网络语言,配诗为“晴天霹雳雷电闪,语境灼人力推山。神州网民爱社稷,口水载舟亦覆船”。《老子》配诗为“歪嘴释道切莫慕,心中有道泾渭清”;四是人文关怀,如《鸟鸣林中》为“冲破桎梏飞林中,羞羞答答鸣一声。只要真诚不自负,天涯何处没有情”;五是祈福与祝寿。生肖是人的生命图腾,与生俱来,每个人都很看重自己生肖的意义。

生肖诗联创作突出平安、吉祥、福寿、神佑,并按照生物进化论,对贬义说法予以扶正,如《鼠(福)星下凡》。老鼠在民间微词较多,什么“鼠目寸光”、“老鼠见猫”、“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配诗即予以颠覆,前三句为“鼠目寸光史偏屈,劲敌化友猫家出。灯台跳舞非偷油”。鼠在中华神文化中为文衡星,第四句即为“文衡星降送寿福”。六是解惑释疑,如《虎虎生威》字画为下山虎构图,配联为“上山虫威震八方服百兽,下山虎护持四野乐万民”,以扬上山虎下山虎都很威风。

融入多种艺术元素和书法诸体使创造美升华。为了把以字入画或以画入字,是字似画或是画似字的形式结构美推向极致,一是融入山水、人物、花卉和雕塑、剪纸、篆刻、舞美等,如《闻鸡起舞》字画中突出“舞”字的作品和《美》字字画的作品以街舞美舞入画;《骑射》融入雕塑元素;《乳》字字画与形体艺术结合;《乐观无恙》、《自强不息》、《玉兔纳福》与篆刻结合;《五福临门》按剪纸构图。二是与各种书体结合,《鸟巢》、《风燕》的款文为正书与行书,《厚德载物》为隶书与正书。其它作品的款文,分别为真书隶书行书。

作为艺术,不只是要带给人们感受他们已知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要带领人们探索未知的世界。千人一面、工厂化制作没有这种效果,千人千面、量体裁衣才能引人入胜。我在书法学习中,受热眼鼓励走出突围之路,重点学习甲骨文,并以书画同源之源为范本进行创作,或许会起到一点点带领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一位朋友看过我的作品后说:“书展看多了,总觉得就那么几盘菜,端上来端下去,尤其是个展,窥一斑知全豹,让人困惑。你的甲骨文书画,有看头,耐琢磨,看了一幅,还想看第二幅,直到全部看完,还余兴未尽,让人回味。你的作品也许会对书法只能这么写不能那么写的集体意识是一个冲击。”朋友的赞美,我知道不是我有什么魔咒,能受其青睐,而是华夏先贤的伟大智慧和他们创造的甲骨文字有神力,令人震撼。这事要换成任何一个人,只要乐其学,学其乐,肯下功夫,都能做到,且做得更好。

作者简介:

薛春德,1940年生,山西万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军事历史研究员、甲骨文书画研究院院长。从小喜好书画,中学时参加校美术组,受国画大师齐白石弟子、美术老师樊华亭教导。1959年参军至1966年春当放映员、放映组长,画幻灯、写标语、办墙报、布置会场,与书画结缘,后改作新闻报道,宣传教育、军史研究和文学创作,虽不忘初心,却因工作关系与书画隔膜,只能在工作需要时拿起画笔,抗美援越作战时用击落美军飞机残骸作画就是奉命而为。文学与书画,追本渊源,文学是书画之母、书画之魂,血脉相通。2002年62岁,经几十年文学修养、生活积淀,重拾画笔,与书画续缘,先是在书画活动中,找到以学习甲骨文为主兼融正草隶篆的突围之路。再是编辑甲骨文集句时看到甲骨文构形具象、意象、抽象之美,尤其是象形字、形意字,字字都是大写意的中国画,发现书画同源的源是甲骨文,进而生化化古创今,传承再造,进行甲骨文书画创作探索的奇思妙想,以15年时间,至2017年77岁,创作完成《甲骨文字画》系列作品和《甲骨文书法》系列作品共48幅(含12生肖)及《甲骨文集句五百句》上中下册,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审定,颁发著作权证书,列为中国版权保护作品。被誉为开宗立派,甲骨文书画第一人。

编辑:dz2017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dzshbw@163.com联系电话:0105739447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合作加盟 | 投诉报料 | 人员查询 | 网站首页 | 搜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除外) E-mail:857629325@qq.com 值班电话:133211585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11号 邮编:100045 京ICP备16000773号-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