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网 > 各地 > 正文

“天 下 第 一 行 书”之 我 见

----薛军

时间:2018-09-12 10:19:15 来源:|1

提起《兰亭序》国人无不为之津津乐道,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说道“天下第一行书”时,大多数人更是不假思索的回答:王羲之《兰亭序》。由此可见《兰亭序》对后世之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广大。而“天下第一行书”之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笔者研习书法艺术三十余载,经过认真考察,仔细分析,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以为“天下第一行书”理应为唐代颜真卿的《祭姪文稿》,而非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现将自己粗浅认识谈出来,权作抛砖引玉,与大家进行讨论。

如何欣赏评价一幅书法艺术作品,首先应该从美学境界入手,看其艺术境界之高下。如同欣赏诗一样;诗的境界为上,有境界自高格,有境界自成名句,此乃作诗之旨要也。书法亦然。王羲之《兰亭序》用笔中锋、侧锋相生相发,方笔、圆笔兼收并蓄,结字欹侧整饬,妩媚纯真,以细腻、精湛,变化丰富的书法技巧,表现出秀逸、阴柔之美。颜真卿《祭姪文稿》行笔或雍容迟缓,或电闪迅捷,用笔以中锋为主,辅之以侧锋,转折或圆或方,或易方为圆,势如千钧,构字不拘一格,变化莫测,一派天然,表现出悲壮、阳刚之美。秀逸、优美,不激不历、平和闲适表现出文人、士大夫之清静、儒雅,会心以远的趣味追求;反映魏晋时文人、士大夫面对争权夺利的纷乱环境,只能选择逃避现实,隐迹山林,追求所谓的高人隐士生活,从而完成其“独善其身”的无奈心理。崇高、壮美,激越悲愤、英烈风范,表现出武将士大夫忠贞、刚烈,舍身求义之完美理想。反映大唐时武将、士大夫面对“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惨烈场面,依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誓与“逆贼”斗争到底之决心,从而实现其“兼济天下”的坚定信念。

秀逸、儒雅,如同幽静之山谷,水波不兴的湖光月色,清澈明亮之溪流,静谧、和谐,给人以优美之享受。崇高、忠烈,恰似激越而下的飞流,声声震耳之催人战鼓,壮士慷慨之就义,昻扬、向上,给人以壮美之感染。而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相比较,阳刚之美是壮美,壮美则为崇高美。崇高美比阴柔之美更激励人心,鼓舞斗志;更能使人昻扬向上,不断进取。不难看出《兰亭序》在这一点是要逊色于《祭姪文稿》的。

二、书法艺术的本质是反映情绪,表达情感。《兰亭序》和《祭姪文稿》书法艺术史上两篇经典之作,无一不是情绪的最佳反映和情感的最好表达。《兰亭序》从“永和九年”,行楷书开始,至“羣贤毕至,少长咸集”渐为行书,其通篇基本是以行书来书写的。表现特点为灵动流美,反映出平和、优美,典雅、舒缓之情绪。即是到了最后“亦将有感于斯文”,依然是那样不激不励,张驰有度,无有大的异样,“文”又回到行楷书体,由此也不难看出《兰亭序》所反映出的情绪基调是舒缓、平和。而《祭姪文稿》则大相径庭。从开始“维乾元六年,岁在戌戍”行书写起,到“青光禄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几近草书,情绪掀起第一个高潮。以此而下“蒲州刾史”情绪激愤,不能自己,塗抺修改数处,至“遘残百身、呜呼哀哉。”书体从行草相间,到以草书结束。表达了情感极度悲伤和情绪的愤愤不平。使作者情绪达到又一高潮。“吾承天泽”开始,写不了几个字就塗抺修改、文不能成句,字不能成行。一直到最后一行,歪歪斜斜,踉踉跄跄,“无嗟之客,呜呼哀哉!”书体已完全是狂草,悲愤、激昻;情感、情绪,起伏跌宕,在达到高潮嘎然而至,令人唏嘘不已。正所谓书法是情绪律动的外化形式,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验证,激越、昻扬、悲伤、愤慨、至哀至痛无一不表现的淋漓尽致。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反映的多变情绪,犹如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满江红》,慷慨、激越、昻扬、向上令人震奋,更让人神往。这些都是《兰亭序》无法相比的。

三、笔墨是书法艺术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兰亭序》虽然用笔极为丰富,中、侧、方、圆,无不具备,且提按有致,棱角分明,转折多以顿笔向下,方笔为之;表现出娴熟的书写技巧,看似“胸有成竹”,其实绝非即兴书写的原创书作,或几易其稿,也未可知。《祭姪文稿》则不然,用笔以中锋为主,间以侧锋;方笔圆笔,提按、顿挫洒脱灵活,一任自然;转折或以圆笔暗过,顺势而下;或以顿笔裹锋逆笔完成,提按、使转、方圆、疾徐变化多端,无一相同之处;情随笔走,意从情生,天然率真,完全自由王国之最高境界。从墨色变化方面来说,《兰亭序》(以唐冯承素勾摹本为准)为勾摹填墨,一黑到底,根本谈不上浓淡干湿之墨色变化。与《兰亭序》相比,《祭姪文稿》可谓是天壤之别,“占尽风光”。从“维乾元六年”,浓墨开始,渐写渐枯,至“蒲州诸军事”完成了墨色的第一个“小高潮”,既是墨色需要,也是情绪需要。恰到好处的是,枯墨写到“军事”二字没有继续书写,而是从新蘸墨书写“蒲州”,这样即避免了枯墨到底的单调,又使“蒲州”二字与两边墨色形成对比变化,不使此行出现“漏气”。此后从“蒲州刺史”起,或浓、或枯、或焦、或竭,墨尽蘸墨;或以笔中求墨,或于墨中求墨,浓焦枯竭,无所不用。随手修改,信手塗抹的墨团,使整篇平添了许多淋漓痛快的原创之元气。墨随笔走,过渡自然和谐,一派天然,绝妙神奇,只可有一,不可有二。也许有人会说,《祭姪文稿》在墨色上没有湿墨和淡墨,使用墨上少了些许变化。其实,这也许正是《祭姪文稿》墨色之绝妙与美学追求之纯洁的完美结合。书法艺术创作常识告诉我们,如果《祭姪文稿》运用了湿墨、淡墨,不仅不能很好的表现阳刚,崇高的悲壮之美,反而会削弱其阳刚,崇高、悲壮之美的充分展现。正是《祭姪文稿》笔法与墨色的娴熟和纯正,才使我们欣赏到元气淋漓、情绪昻扬,表现出崇高、悲壮之美的《祭姪文稿》。

四、书法的原创文本(文字内容)是挖掘书法艺术内涵的金钥匙。从《兰亭序》与《祭姪文稿》的全篇整体来看,《祭姪文稿》的原创文本更有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勇敢向前的思想内容。两件书法艺术作品的文本,都是以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缘由开始。《兰亭序》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至“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如其书法艺术风格、优雅、平和,欢愉、畅达。而从“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也由今之视昔,悲夫!……亦将有感于斯文。”其文字内容与前文完全不同。大意是:“生死乃人生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每每看到前人感慨,如符契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生死同等看待是荒诞,长寿与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之想。后人看今天,犹如今人看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呀!……后人读此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消极悲观,感叹个人生命之痛、面对人生,被虚无空寂浓厚的悲郁思想所笼罩,完全是颓败消沉的思想情绪。而《祭姪文稿》则不同,最为精彩的部分正好在最后。从“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起,惨烈、悲壮、无不让人感慨万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呜呼哀哉:尚飨。”意为:“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颜氏(颜真卿、季明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如鸟巢打落摔碎,哪里还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怎不令人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呢?念及你(季明)遭遇惨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躯则下落不明)就是用一百个身躯哪里能赎回你的真身呢?呜呼哀哉!……抚恤思念之情,摧绝迫切,巨大之悲痛使心灵震悼,容颜变色。……请享用祭品吧!”每每读来,无不令人胆烈心碎,心灵震撼,悲痛万分,不能自己。亲人英勇悲壮,贼臣见死不救,从而形成鲜明对比,忠奸分明;惨烈、悲痛,大义凛然,将悲壮崇高之美推向高潮。从这一点来看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五、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家人格的完善。

王羲之(公元307——365)琅邪临沂人,徙居会稽山阴,字逸少。王曠之子,王导从子,起家秘书郎,后为征西将军庾亮参军,累迁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称病辞职,与东土诸士优游自适以终。东晋统治集团内部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室与几个强大士族之间的矛盾。他们相互排斥、争宠,甚至个别野心家谋图篡权,这种斗争一直未曾间断,引起连年战事。卷入争斗的士族有王羲之的伯父王导,王敦,其中王敦的争斗完全是篡权夺位的“野心家”行为。而这种斗争从王羲之不足20岁起,可以说伴随了他的一生。王羲之年轻时应庾亮征召,入征西将军府任参军,后升为长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官至后来的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更加厌倦这种争权夺利的争斗。公元355年春,王羲之称病,主动辞去官职,去追求自己“与世无争,归隐山林”的生活。或许这也正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的最好写照。而东晋这一时期,“偏安东南”,争权夺利的争斗,以及王敦的“谋逆”行为,一直让他感到厌倦,蒙羞,郁郁寡欢,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他的人生。所以,尽管表现出“优雅、闲适”的名作《兰亭序》难免在文中流露出消沉、无奈的悲观思想情绪。

与王羲之相比,同为名门望族的颜真卿,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举进士第。翌年,擢拔萃科,授校书郎,至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博学文词秀逸科”以甲等登科授礼礼泉县尉,秩满迁为长安尉,其后升为监察御史、殿中御史、兵部员外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出任平原太守。两年后,守城抵御安禄山之叛乱,兄姪为国捐躯。(姪季明被杀害之后,只留血淋淋头颅,尸体下落不明)这让颜真卿悲痛万分,书写下千古名篇《祭姪文稿》。“安史之乱”颜氏一门忠烈英勇,名重朝野,更有“颜平原”之美誉。此后又迁为户、吏两部侍郎,官至刑部尚书。建中四年(公元783年),不顾众人劝阻,依然奉使前去宣慰淮宁节度使李希烈,遭扣押并被囚禁。面对毒打、酷刑,颜真卿骂不绝口,声言颜家绝无叛国降贼之人。最后被李希烈杀害,享年77岁。以颜真卿之为人、性格,明知宣慰李希烈是凶多吉少,但为了大唐社稷,依然前往,英勇就义,以生命为代价,谱写了一曲悲壮、崇高之美的赞歌,塑造了儒家忠贞保国思想的典范形象,完成了人生最为辉煌的完美告别——即人格之完善。也许有人会责怪历史环境未给王羲之提供忠贞保国的历史机遇,未能使王羲之的人格得以升华;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历史已经给予了颜真卿人格完善,塑造典型象的历史机缘,使颜真卿有了人生最完美的告别,并让他的人格得以完善。而这些都是王羲之无法与之相比的。所以,心仪颜真卿的《祭姪文稿》,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文从五个方面对《兰亭序》和《祭姪文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二者比较:崇高美要高于秀雅之美;情绪反映、情感表达《祭姪文稿》更为深刻,淋漓尽致;笔墨运用《祭姪文稿》更加层次分明,变化丰富;文字内容《祭姪文稿》则昂扬向上,鼓舞人心;而平定“安史之乱”,劝谕李希烈,英勇就义,让颜真卿高尚人格得以完善;综合以上来看,《兰亭序》皆逊色于《祭姪文稿》。更为重要的是《祭姪文稿》从美学、情绪、笔墨、文学、人格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篇空前绝后的旷世书法杰作。为后世书法家不仅从艺术创作,更重要的是从做人方面都树立了永远学习的楷模,开启了书法艺术经典与人格楷模之双重意义,为书法艺术审美树起一座新的丰碑。

薛军,字辅圣,号自在庐主,西安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进西安市委常委兼文化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西安书学院教研部主任,专业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供职于西安书学院。

 

 

编辑:news11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dzshbw@163.com联系电话:0105739447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合作加盟 | 投诉报料 | 人员查询 | 网站首页 | 搜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除外) E-mail:857629325@qq.com 值班电话:133211585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11号 邮编:100045 京ICP备16000773号-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