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网 > 各地 > 正文

莫 让 浮 云 遮 望 眼

对林散之书法艺术价值的再认识--- 薛 军

时间:2018-09-12 11:39:37 来源:|1

不知是人们缺乏对书法艺术价值的真正认识与判断,还是当今人们缺失了对书法艺术真正价值判定的公正之心,抑或是人们深受官本位封建思想之影响,根本不想对书法艺术的真正价值做出公正、客观的判定。笔者以为,在当今未曾对书法大师——林散之先生的书法艺术价值给以客观、公正的判定和应有的定位。这些从当今所出版的刊物以及不少拍卖会都是可以看出的,是人们对书法艺术价值未能真正认识,是社会充满浮躁与浅薄,是官本位封建思想,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等不良心理在作祟的充分表现?!不能不说是当今书坛极大的不幸与悲哀,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更是极为不利的,这应该引起真正热爱书法艺术事业者的关注与警惕,否则,我们还有什么颜面去奢谈书法呢?

进入了21世纪,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时的群众书法热潮,书法艺术沿着“理性”的轨道向前进走了20多年,在政治文明,学术昌盛的今天,如何评价一个书法艺术家人生艺术价值,以什样的书法艺术审美标准进行评判?我们总不能还要回到20多年前那样的评判标准,以官本位封建思想,先入为主;不是看他的书法艺术审美价值,以及在笔墨技法,结字,章法等方面的贡献,而是看他生前当过什么官,在书法组织任过什么职,以此做为标准,看他所谓的知名度来衡量其艺术价值——“按官论价”。如果还不接受这样的深刻教训,而使这样的风气愈演愈烈,艺术的评判标准,艺术发展的氛围远远落后于古人落后于邻邦;那么,谈书法艺术作品存在的价值,谈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意义何在?难道我们还要让虚谷、曹雪芹这样的悲剧和不幸在林散之先生身上重演吗?进入了21世纪,难道仅仅让“政治文明,学术昌盛”这些漂亮的名词,挂在嘴上,说说而已!

那么,评判和衡量一个书法家的书法艺术作品的价值,标准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是看他的书法艺术作品在美学上的贡献。我们知道,王羲之、颜真卿之所以被后世推举到中国书法发展史至高无上的地位,主要是基于他们在书法美学上的贡献。王羲之以“典雅”“秀逸”之美——即“优美”,表现出东晋文人士大夫清静儒雅,会心以远“独善其身”的心理追求;颜真卿以“端庄”“雄伟”之美——即“壮美”表现唐代封建士大夫忠贞刚烈,舍身求义“兼济天下”的完美理想。秀逸儒雅,如同幽静之山谷,清澈明亮之溪流,静谧和谐,给人以优美之享受;端庄雄伟,恰似激越之飞流,慷慨昂扬之战歌,给人以壮美之感染。而“壮美”是“崇高美”。颜真卿以生命为代价,谱写了一曲悲壮,崇高之美的赞歌,塑造了儒家忠贞保国思想之典范,完成了人生最为辉煌的完美告别----及人格之完善。王羲之的“优美”,颜真卿的“壮美”奠定了他们在书法史上难以取代的地位,以及在书法美学上的巨大贡献,将“典雅”之优美和“崇高”之壮美推向后人不可企及的高峰。其次是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作品体现深邃的文化思想内涵。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天然率真,超凡脱俗,但却能“动合规仪,调谐金石,天姿神纵,无以寄辞。”(唐张怀瓘) 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种健康向上,充满阳光的正大之气。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宏大伟岸,气势开张,表现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畏之,然愈久愈而可爱也。·······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划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欧阳修语)其人其艺无以不给人以“忠贞报国,舍身取义”的儒家典范形象。虽然二人在美学上的贡献是不同的,但在他们的书法艺术中 反映 出浓厚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是相同的;体现出“仁、义、忠、信”等儒家文化思想内涵。再次,王羲 之、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作品在技法上的贡献。王羲之现存(唐钩摹本及拓本)主要有楷书《东方朔画赞》、《黄庭经》、《乐毅论》等,行草书有《远宦帖》、《孔侍帖》、《二谢帖》《丧乱帖》《初月帖》等,其代表作应为《兰亭序》。笔法细腻、精到,变化极为丰富,笔力劲健籍蕴于内,而不外耀争折之险。中侧、方圆兼收并用,提按分明,转换灵活。用笔流畅匀和、自然含蓄、洒脱飘逸,又能不露雕琢痕迹,表现出极为娴熟而又变化丰富的书写技巧。颜真卿现存的楷书主要有《多宝塔》《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自书告身书》(有存疑)等;行草书主要有《争座位帖》《刘中使帖》《祭伯父文稿》等,其代表作为《祭之姪稿》。用笔以中锋为主,间以侧锋;而方笔、圆笔,提按、顿挫、洒脱灵活,一任自然;转折或以圆笔暗过,顺势而下,或以顿笔裹锋逆笔完成,提按、方圆、急徐、轻重,无有相同之处;情随笔走,意从情生,天然率真,完全是技法的自由王国之最高境界。从继承优秀传统方面来讲,二人都是总结了前人的用笔精髓,结构特点,以超人的艺术创造力,为之变法,书法面貌焕然一新;所以,说他们是书法之集大成者,又是书法变法的创新者。

现在,让我们从美学贡献,思想内涵,笔墨技法这三个方面对林散之先生的书法艺术进行全面的分析。

当我们你面对林散之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时,常常会陷入两难之境界,以传统的书法艺术审美标准,很难用简单的定义给以清晰的界定;说出他属于典雅、秀逸具有优美之特点,好像不完全是,说他属于雄伟、端庄具有壮美之特点,更不完全如此。但客观现实告诉我们他——林散之,应该兼而有之,清奇、伟逸——中国书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是一个书法家成功、成熟的标志,更是他个性鲜明,独立于书林的符号。观林散之先生书法艺术之“线条”,既不同于历代书法大家的行笔特点,又有着独立创新,蕴含着丰富内涵的美学意义。他以深厚的传统功力,超凡的艺术悟性,尤其是在用“水”方面,集历代墨法之大成,将墨法中,浓、淡、焦、竭、涨、破等墨法娴熟运用,极大地丰富,并创造出新的用墨之法,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地艺术境界,开拓了书法艺术美学的新天地——高古、豪迈、淡雅、空灵。其“线条”干中带润,润中含骨,浓墨不滞,焦墨不燥;淡墨不薄、不浮,能笔中求墨,于淡而干的墨色中透出“干裂秋风”(黄宾虹语)的质感特殊体验,“富有意味形式”,(英国克莱夫·贝尔语)极具苍劲风骨的艺术效果,在阳刚崇高和阴柔典雅两座美学高峰之外,开创了新的美学高峰——高古、豪迈、淡雅、空灵的美学新境界。

欣赏传统书法艺术经典,无不传达出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内涵。然而在面对林散之先生的书法作品时,则很难给以限定在某一哲学思想之内。力透纸背的中锋用笔,厚重灵活的点画。严谨精确的结字,浑然天成的章法无一不是“中合为美”的儒家思想体现。而哪空远慧定,烟雨苍茫,“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拈花一笑”式的体悟,更能使人进入禅宗所追求的“空寂、无我”“游而无朕”之境界。而完全进入“自由王国”的技法运用,“上善若水”的品格追求,以及笔、墨、水的完美结合、发挥,与道家的“自然无为,抱朴守拙”的思想内涵相吻合。

从表层现象来看,林散之先生的书法艺术具备传统的儒道释文化思想内涵,但是,透过遒劲力酣的中锋用笔,却时常会巧妙的运用自己独创之“散锋”笔法,不仅发展和丰富了传统的用笔方法,更使他的书法艺术进入一种化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绝妙境界。而“散锋”的巧妙运用是老庄“纯真”“质朴”“浪漫”思想的具体表现。他几十年来淡泊名利,耐得寂寞;一心向学,执着坚守,与其说是儒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忍辱负重思想的表现,倒不如说是面对残酷现实生活无法改变的无奈选择;其实,应该说是他对书法艺术那宗教般的虔诚与近乎“殉道士”般的执着追求;更是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最好写照。从而使他的书法艺术赋有了既具备佛教“空寂”“清静”,又具有道家“质朴”“散澹”的双重文化思想内涵。

笔墨技法是一个书法家异同与其它书法家最为显著艺术形式特点,更是一个书法家独立于书坛的鲜明标志。林散之先生以中锋为主,并能恰到好处的运用侧锋。各种笔法——提按、翻转、折绞等等,在他的书法艺术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他平时做书凝神悬腕,傾全身之力于毫端,讲究笔笔送到,劲足力酣,“撑得起,留得住”。即使在一笔之中,也能中测互转,重按轻提,翻滚跌荡,悠然自得。而对侧锋的巧妙使用,更成为他书法艺术中的一大亮点;在整篇圆浑、肃穆的用笔中,几处侧锋翻绞、擒纵更能使其笔墨变化极为丰富,对比强烈,达到平中寓奇的艺术效果。高超的技巧,熟练驾驭长锋羊毫的能力,是毛笔这一至今依然最为先进的书写工具,其笔软、墨多,且富有弹性的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提按幅度之大,节奏变化之丰富;收放自如,随心所欲,承上启下,衔接自然,从而表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魅力!据说林老的书法艺术效果,源于他独特的蘸墨用水之法。先生书写前常常在浓墨旁放一盂清水。用长锋羊毫先蘸些水,再在砚池里点些许浓墨书写。开始两个字墨极浓,且有涨墨,随着不断书写,便会出现由浓到淡再入枯的现象,而书写效果则能枯中见润,苍而不燥。然后蘸水破墨,蘸墨破水,交替使用,故而所书“线条”浓枯、润燥,变幻莫测,妙不可言。所以,欣赏林散之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时,常常会令人发出“满纸苍茫飘渺间,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赞叹!海市蜃楼,蓬岛神仙般的奇妙境界,开创了前无古人,横无来者的书法艺术全新境地,展现出他在笔墨、技法以及“用水”方面卓越超凡的历史贡献。

回顾20世纪百余年来中国书法艺术之发展,于右任先生以他恢宏大气,奇逸洒脱个性化风格突出的书法艺术,审美趋向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书学理念,以及诗人政治家卓著的历史贡献等综合实力,毫无争议的占据了头把交椅。而林散之先生以他独特笔墨艺术语言,“释”“道”相合的思想内涵,高古豪迈,淡雅空灵的书法美学新境界,足以成为“北于南林”相媲美的书法大师,其它皆不足以抗衡。我们可以认为林散之先生或许是受到董其昌在用笔、用墨方面潜移默化的启发与影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林散之先生在“用水”方面非凡的创造力和大胆的开拓精神。与董其昌相比,他不仅给书法艺术注入了淡雅、空灵之美,而且,使书法艺术在淡雅、空灵之美,又增添了高古、豪迈之美;在淡雅、空灵之美中又具有了“干裂秋风”的高古,豪迈;如同大西北沙漠中的胡杨树所透出的那种“千年不倒,千年不朽”质感、风骨和精神。使他的艺术语汇——“有意味形式”的线条,更富有新意,更耐人寻味,更加丰富。我们完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林散之式”的书法艺术美学典范。

大家都知道,体育比赛的结果是看成绩,而不看运动员是否是名门之后,担任过领导职务。我们不希求艺术要像体育比赛一样公平,但是真心希望非艺术因素对艺术的影响越小越好,有利于真正书法艺术发展环境越纯净越好,让书法艺术按照其规律健康发展。林散之先生乃一介布衣,生前未曾担任过什么重要领导职务,其实这些并不重要。但是,他生前说过的话却是耐人寻味的;“艺术上的成就高低不能用时名来衡量,三百年后才能定论。”看来他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早已有心理准备,甚至是悲观无奈!接近21世纪我们慢慢认识到傅抱石和黄宾虹在绘画艺术上的价值;对傅抱石在艺术上的认识整整推迟了30多年,而对黄宾虹在艺术上的认识则是40多年,难道说对林散之先生在艺术上的贡献、价值的认识真的如他预言的那样需要三百年后吗?如若如此,那才是中国书法发展,更是当代书坛的最大悲哀和不幸。

薛军: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民进西安市委常委兼文化委员会主任

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协会副会长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西安书学院教研部主任,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编辑:dz2017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dzshbw@163.com联系电话:0105739447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合作加盟 | 投诉报料 | 人员查询 | 网站首页 | 搜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除外) E-mail:857629325@qq.com 值班电话:133211585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11号 邮编:100045 京ICP备16000773号-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