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网 > 民生 > 正文

昔日“苦甲天下” 如今面貌一新

时间:2020-06-28 22:04:24 来源:经济日报

贵州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 昔日“苦甲天下” 如今面貌一新

▲毕节市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村民在村里文化广场对山歌,歌唱如今的好日子。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海雀村30多个荒山头都披上了绿装。如今的海雀村青山环绕,崭新的民居点缀其间,海雀林场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在海雀村复原区,展示着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们居住过的杈杈房。

▼海雀小学学生在课间进行文体活动。近年来,通过教育扶贫,该村师资、校舍等问题得以解决,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海雀村村民王光德正接水准备煮饭。2019年,在贵州省水利厅的支持下,总容积为30万立方米的海雀水库正式投入使用,为该村及周边近2万群众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用水。

海雀村村民罗招文在打扫卫生。该村通过设立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让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海雀村村民王永美在制作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服饰,相关产品十分畅销。

海雀村村民张明珍在食用菌大棚里摆放食用菌棒。目前,该村已经建成三十多个食用菌大棚,成为村民新的增收点。

松林似海,一望无际。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民居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一条条串户水泥路干净整洁、蜿蜒盘旋……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乌蒙山脉深处的毕节市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山居图”。“再也不戴贫困帽了!谁再说我是贫困户,我就跟谁急。”年届六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光德对当下的生活很满意,自己在村里当护林员,子女在外务工,一家年收入10万元左右。

“海拔二千三,收入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矬。”海雀村地处黔西北高原滇黔交界处,曾是一个山寒水冷、地瘠民贫,在贵州乃至在全国都穷得出了名的地方,森林覆盖率一度不足5%,“四口人只有三只碗”。

穷则思变。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老支书文朝荣决心从绿化荒山开始,带领群众换一种活法。自1986年冬天起,海雀村全村300多名青壮年冒着严寒,“出门天不亮,进屋月亮上”,连续奋战3个冬春,造林1.16万亩,让30多个光秃秃的“和尚坡”披上了绿装,拉开了海雀决战贫困的大幕。此后,海雀村又积极推广绿肥,实行土地有机改良,到1994年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吃饱了肚子,如何鼓起钱袋子?海雀村村民在当地党组织的带领下不断探索,尤其是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脱贫产业,村民的日子终于一天天好起来、富起来。

绿色银行更充实。对于当年亲手培育的万亩林海,海雀村村民悉心呵护,护林队每天巡逻。如今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超过70%。“据估算,全村的林木价值超过8000万元,人均经济存量约1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说,现在仅采摘松果,一些农户每年能收入五六千元。当年千辛万苦挣来的绿水青山,正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

基础设施大变样,群众生活大改善。自来水流到了家门口,水泥路连通着家家户户,小病在村里就能看,路灯覆盖了所有公共道路,宽带让小山村连接起外面的大世界,家家建了新房子,不少人开上了小汽车。

富民产业初见效。为了找到一条适合高寒山区的产业路子,海雀村先后种过半夏、红花,发展过木耳,结果都未能如愿。但海雀儿女不为困难所吓倒,屡败屡战,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日渐清晰:蛋鸡养殖日渐壮大,大棚栽种食用菇初见雏形,矮化苹果已经挂果,乡村旅游小有名气……

2016年,海雀村整体脱贫,告别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611元。

曾经“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彻底告别贫苦生活,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站立在世人面前。往昔的艰难,被做成雕塑在村头复原,时时激励着已经过上好日子的海雀儿女。这是中国反贫困奇迹的生动缩影,是中国共产党人使命与担当的鲜活体现。

编辑:高阳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dzshbw@163.com联系电话:0105739447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合作加盟 | 投诉报料 | 人员查询 | 网站首页 | 搜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除外) E-mail:857629325@qq.com 值班电话:133211585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11号 邮编:100045 京ICP备16000773号-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