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网 > 商业 > 正文

大理学者用眷恋之情怀讲述乡愁大理故事

时间:2021-01-21 17:39:05 来源:云南网

苍洱大地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风光如画,这里是南诏、大理国故地,是白族文化诞生的摇篮。在两百万白族人中间,有这样一位赤子,他用“跋涉间关万里途、来寻南诏旧时都”的虔诚之心向世人揭开这块热土的神秘面纱,他就是大理历史文化学者杨政业。他对苍山洱海有深深的眷恋情怀,于是用诗歌楹联和学术专著来讲述新时代的大理乡愁故事。

 

习习春风沐浴苍洱大地

 

虽然没有见过杨政业先生,但是对这位在白族历史文化领域建树颇丰的学者神交已久。8月22日,在大理友人的邀约下,终于在装修别致名满江湖的大理市海东镇民宿客栈“沐夏”见到了这个有趣的老先生。

 

一番寒暄之后,我们进入了访谈流程。作为大理州著名的历史文化专家,他对大理这块高原热土赞誉有加,三十多年来,大理州数千村寨大多都留下了他田野调查的足迹。对于大理的历史典故文物古迹,他如数家珍,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老先生著作颇丰,有诗词歌赋、碑刻铭文,有历史文化专著等等,我们就从他撰写的一副楹联作品开始谈起。

 

2015年1月20日上午,习总书记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视察,领袖同当地干部边走边聊,向他们了解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情况。在洱海边,总书记仔细察看洱海生态湿地保护,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他着重强调,经济要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后来,在总书记曾经小憩过的李德昌家白族小院,大门正中悬挂上了木刻金字的“习习春风”横匾,左右是木刻金字的一副楹联:“近水白家春光好,平凡绿野故事多。”

 

春风习习沐浴白家

这副楹联是杨政业所撰。谈起楹联的创作,杨老先生说,总书记对白州的关心厚爱,让白州干部群众倍感鼓舞、万众欢腾。但是,最多只是拍几张照片,参观一下总书记走过的地方,而总书记对白家儿女的深情厚意,没有用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实为一种遗憾。因此,在那一年过春节的时候,应屋主李德昌的邀请,他反复酝酿创作出了这副楹联。

 

沐夏客栈的老板张强忠也说,杨老先生的这副楹联,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体现出了白州各族人民对总书记殷切关怀的感谢,是当今大理地区最能体现白州干部群众对总书厚爱产生共鸣,表现人民大众与中央领导心心相印的文学情怀。

 

文人惺惺相惜共谱苍洱“和谐”

 

“气气杲杲这里来,哎呦哎约嗨。气气杲杲,我们来喝酒。气气杲杲,我们喝酒!”杨老先生用白族话咏唱后介绍,这首酒歌汉语的意思是:“亲亲热热这里来,亲亲热热做朋友,亲亲热热唱起来,亲亲热热来喝酒。”

 

这是他数年前创作的一首白族敬酒歌,这首白族酒歌不像一些酒歌充满了主人的“自恋”,而不管客人喜欢不喜欢、习惯不习惯,将自己喜欢的食品和热情强加给客人。听他的酒歌,是在主客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咏唱,寄托了白族人民的那一份亲切,那一份真挚,像一股暖流,流淌在宾客的心里,让客人感觉到大理各族人民的尊重和祝福之情。这首酒歌,因通俗易懂易于咏唱,在苍山洱海间广泛传唱,在云南省获得过两次大奖。

 

大理学者杨政业

大理各民族文化学工作者之间亦惺惺相惜,他们用不同的艺术载体共同谱写苍洱大地和谐曲调。大理的白族“绕三灵”是杨先生从事文化工作时申报下来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理花上花曲艺世家”,是大理白族绕三灵的一处传习点,赵丕鼎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对白族乡愁始终执着守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用心血和汗水为白族群众浇灌出一朵永不凋零的曲艺之花。有感于赵丕鼎先生对白族曲艺的卓越贡献,杨政业先生还应邀为他撰写了一幅楹联:“弹天弹地弹人间万象,唱古唱今唱社稷千秋”。

 

诗歌创作成就斐然难忘恩师教诲

 

63岁的杨老先生,退休3年有余,但是笔耕不辍,他用历史文化专家的视觉,创作出了展现大理乡愁的3部诗歌作品。在场的人士有幸得到了他亲笔题赠的《空山酹月》古体诗集。

 

诗集散发着淡淡的油墨味,仔细品读,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愁之情。“甜酱浇饵块,凉虾就棒冰。市井依旧味,古榕唤童心。”追忆出儿童时逛大理古城吃手工饵块、凉虾和老式冰棒的无穷童年快乐时光。

 

“迦叶何时种树魁,通红玛瑙沁心扉。果是菩提原味真,名山五月采杨梅。”写出了与友人在鸡足山下杨梅园采摘杨梅时的乡野情趣。

 

古体诗集

“一段传说老又新,南诏驸马接送迎。保和庙中遵祀殿,茫涌溪边唱歌声。‘上巳’本为古时趣,‘竖雄’仍被今世承。莲花岭下烛烟盛,问与金故绕三灵。”每年农历二月初至三月初,苍山莲花峰下有两次接“金姑”、“送驸马”的庙会。“上巳”,古代中原文人有“泉流酒盏”吟诗作赋的节日,而白族“三月三”则是“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盛况空前。等等,此律诗将苍洱地区古今民俗淋漓尽致展现出来,让读者阅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全诗集收录他十余年陆续写作和发表的176首古体诗,引用他的话说:“我想诗的本质在于每一天的生活中,而不一定在于你写不写诗,而是在于你能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也许这种美感也就是诗吧!”

 

说到自己的古体诗创作,杨政业先生提起了他的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的启蒙老师马曜、晓雪、马维良、施立卓、尹明举、张绍奎和冯三浩等前辈。特别冯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在那场特殊的浩劫中被划为右派到大理华侨农场劳动改造。1972年恢复名誉后分配到大理二中(五台中学)担任语文老师,恰好杨政业在二中读高中。冯老师精通古典文学和古体诗词,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杨政业打下了古体诗词创作基础。随后学习和笔耕不辍,造就了他今日的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的斐然成绩。至今,他说仍难以忘怀这些恩师的指点和提携,也忘不了施立卓、冯三浩等先生们帮他修改稚幼的文章和诗词歌赋的情景。

 

情系苍洱用真情做研究

 

在华夏大地上,凡是有白族居住的地方都有本主崇拜,不同的白族本主也各不相同。“本主”即本境之主,是一个自然村落的某一地区的护卫之神。本主崇拜是白族比较特殊的宗教现象,是解析民族文化最深层的密码,要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其宗教信仰。

 

1994年,杨政业先生撰写的《白族本主文化》历史文化专著发行,此后又重印两次,这在当今学术专著中是少见的。他从农耕颂歌、多神世界、祭祀窥秘等方面,以新颖的学术视角首次将本主崇拜的农耕性、村社性以及本主文化的缘起、神格谱系、祭祀典仪、神话传说、寺庙建筑等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和描述。

 

杨政业畅谈做学问的经验

可以说,这是一部从一个侧面了解白族历史文化的专著,阅读后,可以重新认识白族的家庭、社会、阶级、国家以及生产方式、伦理道德、哲学艺术等方面多姿多彩的风貌。此书问世近二十年来,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同和白族人民的认可,为学术界所广为引用、推崇,影响较大。

 

谈起大理的历史文化研究的志向,杨政业先生认为,在大理搞历史文化研究,要抛弃民族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倾向。要弄清楚,大理历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部分,白族是中华56个民族中一员。在大理研究民族历史文化,不能脱离这两个要素,否则,用民族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方法研究出来的东西,只会贻笑大方,贻害后人。

 

两个小时的访谈中,杨政业先生思维敏捷。谈论大理历史文化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可以看得出,他是在用一颗赤子之心,守望着这一方充满着人文与自然和谐的乐土,用一本本学术专著、用一页页诗歌,咏颂这块美丽的高原圣土。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自始自终,他总是一位谦虚的,有态度的、有个性的、有傲骨的、有诗人情怀的白族知识分子和善于面向未来的学人。

 

人物介绍:

 

杨政业,男,白族,1956年生于苍山洱海的怀抱。大理著名历史文化学者、诗人、歌词楹联专家、瓷器等艺术品鉴赏家。擅长文言体碑文写作,国内白族本主文化研究开拓者。曾任中共大理州文化局党组书记、党委书记,大理州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文化遗产局局长。

 

代表作有《白族本主文化》、《大理宗教文化论集》、《大理文化管锥》、《紫筱斋闲笔》,与人合著《南诏德化碑一一个古王国的历史阵痛与炫耀》、《大理古釉陶》和《白族甲马》。诗集《金筱玉笛》、《雪野箫声》、《空山酹月》。主编“苍洱文苑丛书”、《南诏大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白族绕三灵》、《叶榆泽畔话古今》等30余种。

 

退休后为大理大学兼职教授,大理市、永平县、洱源县等多个市县的历史文化顾问,兼大理州白族学会副会,擅长文化旅游项目的创意策划,有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巍山小吃节、漾濞核桃节等旅游民俗创意策划作品。

 

-----大理历史文化学者杨政业访谈录

 

2019年8月26日,@云岭法鉴于大理西洱河畔

编辑:沈露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dzshbw@163.com联系电话:0105739447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合作加盟 | 投诉报料 | 人员查询 | 网站首页 | 搜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除外) E-mail:857629325@qq.com 值班电话:133211585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11号 邮编:100045 京ICP备16000773号-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