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网 > 时政 > 正文

唤醒“第二十条”,重塑正当防卫理念

时间:2024-03-11 07:44:56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韦香惠)有关正当防卫的刑法第二十条写入今年的“两高”工作报告中。

  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类似的表述也出现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多年来,诸如“昆山反杀案”“于欢案”“涞源反杀案”等就因涉及该条款而饱受争议。今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又掀起社会对正当防卫的广泛热议。

  司法实践中的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离不开司法政策指引。

  2020年8月,最高法会同最高检、公安部制发依法适用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对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起因、时间、对象条件等提出了明确规则。

  最高法介绍, 2021年至2023年,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最高检的数据显示,去年,检察机关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同比上升25.5%。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对“正当防卫”理念展开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指出,在司法实践中,当前司法机关对正当防卫的认定顾虑重重,一些司法工作人员受到“被害方”、第三方或错案压力的影响,导致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过于僵化和严苛,普遍存在死伤即有理的“唯结果论”、以绝对理性及事后视角要求防卫人等思维误区。

  为减少正当防卫法律适用障碍,保障公民正当防卫权利,李东生建议:一是立法层面,在刑法中增加“防卫人由于恐慌、激愤而超过防卫限度,主观上没有罪过的,不以犯罪论处”法律条款;二是执法层面,完善正当防卫制度适用实施细则,针对部分特殊情况适当降低门槛,放宽法律的容忍限度;三是司法程序层面,扎实推进正当防卫案件的司法公开,充分发挥司法责任制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表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法律武器。在司法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也逐步确定正当防卫的界限标准,符合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坚决依法认定,切实矫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倾向,这是合民心、顺民意的司法进步。

  捍卫法治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共同行动,激活刑法第二十条,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有助于实现立法条文、立法精神同民意有机结合,继续赋予公众更多的公平正义。(完)

编辑:黄韬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dzshbw@163.com联系电话:0105739447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合作加盟 | 投诉报料 | 人员查询 | 网站首页 | 搜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除外) E-mail:857629325@qq.com 值班电话:133211585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11号 邮编:100045 京ICP备16000773号-1 百度统计